例如:

  • 除权除息日: 2025年7月14日
  • 分红方案: 税后10实派人民币1.3元(每持有10股,实际获得1.3元人民币现金)

除息 (Ex-dividend): 公司派发现金红利,这笔钱是从公司的账户里拿出来的。这意味着公司的总资产减少了。在财务逻辑上,公司的价值降低了,那么股价自然也应该相应地下调。“除息”就是在这一天,把即将派发的这部分现金价值从股票价格中剔除掉。

除权 (Ex-rights): 如果公司不是派现金,而是送股票(比如“10送3股”),那么总股本会增加,每股代表的实际价值就被稀释了。“除权”就是调整股价,以反映这种股本增加带来的稀释效应。

现金分红主要是除息。

在2025年7月14日这一天,该股票的开盘参考价会人为地向下调整。

如果在除息日前一天(假设是T日)持有这只股票,那么资产 = 股票市值 + 即将到手的现金分红。 到了除息日(T+1日,即7月14日),市场会重新定价。新的股价 = 原股价 - 每股分红。

所以,除权除息日,本质上是股价因分红派息而进行调整的日子。 股价会下跌,但这并不意味着亏钱,因为股价减少的部分,恰好等于即将收到的现金红利。总资产在理论上保持不变。

不过 “除权除息日” 并不是钱到账的日子。这一天发生的是股价的调整,而不是现金的发放。

完整的分红流程如下:

  1. 股权登记日 (Record Date)
    • 按照A股市场的惯例(T+1制度),除权除息日通常是股权登记日的下一个交易日。
    • 因此,如果除权除息日是2025年7月14日(周一),那么股权登记日很可能就是前一个交易日,即2025年7月11日(周五)。 (注:这需要以公司正式公告为准,但逻辑如此)。
    • 所以必须在股权登记日当天收盘时持有该股票,才能拿到分红。
  2. 除权除息日 (Ex-Date) — 股价调整的日子
    • 股价调整: 股票价格会下跌,反映红利已被剔除。
    • 权利分割:
      • 如果在这一天买入这只股票,无法享受这次分红。因为买的是已经“打折”后的股票。
      • 如果在这一天卖出在登记日持有的股票,依然可以拿到分红!因为在登记日是股东。
  3. 派息日 (Payment Date)
    • 现金红利会在这一天自动打入你的证券资金账户。
    • 派息日通常在除权除息日之后几天,有时甚至是同一天,但这需要看上市公司的具体安排和公告。